查看原文
其他

七舍合院 |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

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
2024-08-31

项目刊载于《建筑实践》039辑特辑:

住有所居,多元共生

七舍合院鸟瞰 © 吴清山

项目名称   七舍合院

设计单位   建筑营设计工作室

项目地点   北京市

建造周期   2018.3–2020.1

感谢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对建筑实践的分享

项目位于北京旧城四合院胡同街区内,占地宽约15m,长约42m,面积650㎡。院子里共包含7间坡屋顶房屋,是三进四合院的基本格局。原始建筑破坏比较严重,已无法居住使用。


客户的主要诉求是通过改造实现高品质的居住环境,同时需要一些对外接待空间,招待重要的客人。房屋的主要功能包括卧室(两间)、客厅、餐厅、厨房、茶室、书房以及保姆房、库房、设备房等。由于原建筑没有车库,设计还需要满足停放两辆车的空间。另外,水、暖、电设备等基础设施也需要全面改造升级。

外立面 © 王宁


怎样在保持旧的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的前提下,满足当代使用需求,并实现一种适合于当代人生活方式的新体验?设计团队在最大化地保留与修复旧建筑的同时,植入“游廊”这一传统建筑元素。作为本次改造中最为可见的附加物,游廊将原本相互分离的7间房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。它既是路径通道,又重新划分了庭院层次,并制造出观赏与游走的乐趣,从而塑造了一种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,可观、可居、可游的新当代生活方式。

游廊搭建过程


设计团队首先进行修复旧建筑的工作。重点是保护有质量和历史价值的建筑遗存,加固建筑结构,提升建筑界面的物理性能,重现传统四合院的样貌,使其完美地融于场地环境之中。

改造过程


通过考察史料,对重点建筑构件,如门楼、拱券等部分进行了复原。一进院被定义为停车院,这里保留和修复了旧建筑门楼、砖雕,结合依稀的翠竹作为前后院之间的分界。

一进院 © 吴清山


穿过门楼,游廊檐口形成的圆形景框将老建筑、庭院、树木和天空组织成一幅画面。二进院承载着家庭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。改造继承了传统院落的仪式性特征,房屋与庭院空间更为连续。三进院作为居住院,借助游廊内部空间与庭院内的树木产生互动,同时创造出多个小尺度的弧形休闲空间。

二进院厨房 © 王宁

三进院 © 王宁


改造中注重保持新旧迭代的印记。游廊采用竹钢这一再生材料,与旧的木构架、原木的家具相互混合。尽量以旧的砖瓦来修复墙面和屋顶,让旧的材料物尽其用。传统屋顶保温性能较差,本次改造在保持原建筑灰瓦屋面不变的基础上,优化了屋面做法,改善其物理性能。新的游廊屋面采用聚合物砂浆作为曲面面层材料,用平滑的灰面与瓦顶肌理相呼应。

细部材料 © 王宁

游廊细节 © 吴清山

细部材料 © 王宁


基于传统建筑的适应性改造这一命题,我们希望利用当代设计延续其空间生命力,促成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对接和可持续发展。旧建筑的空间、形式与材料被赋予新的使用,并产生独特的当代生活场景,让新与旧相互依存、缠绕而最终获得共生。

三进院主卧室 © 王宁

二进院公共卫生间 © 王宁


设计图纸 


总平面图

节点做法示意图

业主:私人

主持建筑师:韩文强、李晓明、王同辉

结构设计:张勇(个人)、洪雅竹元科技

机电设计:郑宝伟、于妍、李东杰

照明顾问:董天华

植物顾问:张晓光

施工单位:陈卫星等(个人)、洪雅竹元科技

用地面积:650㎡

总建筑面积:500㎡

结构形式:框架结构

设计周期:2017.9–2018.2

建造周期:2018.3–2020.1

除特别标注外,本文图片均由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提供


杂志编辑 / 忻 运、李晓萌、黄心怡

新媒体编辑 / 吕  飒


© 建筑实践    

欢迎联系转发,禁止在未授权时以《建筑实践》编辑版本转载。

-新刊推荐-

-相关阅读-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建筑实践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